托起吉林人的饭碗 ——看市农科院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水稻篇

访问:时间:2022-06-30

托起吉林人的饭碗

——看市农科院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水稻篇

记者  李伟洪(百年农研再出发栏目)

       8月7日凌晨5点半,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种专家王乐丰匆匆赶往试验基地,一脚就踏进稻田里,探出剪刀,熟练地为水稻进行人工授粉。“原本应当再早一个小时来的,早上睡得沉了。”他有一点懊丧。

       茫茫稻田,青翠无边。他抬头扫了一眼,认出所长王孝甲、副所长刘才哲,还有所里的几名专家都在田里。授粉,一个籽粒接一个籽粒完成,需要极度专注与投入。另一个人的出现很难引起关注,没有谁与谁打招呼。

       “这季节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已经忙了半个多月了。凌晨4点半,所里专家都会自觉到田授粉,干到8点,露水大,田里出来衣服会湿上半截子;下午4点再下田,干到6点,蚊子多,身上被咬得一片一片的。”王乐丰说。

       太阳慢慢大起来了,田里的人陆续收工。

       “稻花开时,就不适合授粉了。所以,每天早上我们都要与花开抢时间。我们的水稻论文写得不容易,没有哪一篇不是写在大地上!”王孝甲感慨地说。

       别以为专家们忙过了农忙就能闲下来。“南繁基地还在三亚等着我们呢。从吉林到三亚,一去8000里,从当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一去就是半年,春节都不能回家。在那里浇水、除草、打药,田间地头,我们跟农民没什么两样。”

       刘才哲是南繁基地的常客了,10多年来,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候鸟。“南繁真难,南繁真烦!每每想到可以提前3年完成一个新品种培育,心里却是说不出的高兴——我们把咱吉林人的饭碗托在手里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些时候能跟袁隆平这样的老科学家一起在田间作业,榜样的力量会让你觉得浑身是劲儿。”

       9时,基地来了两辆客车。原来是市老干部局组织老干部们前来参观。王孝甲一路引领,一路介绍:“我们的水稻研究所是属于国家队的。这里就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吉林市水稻综合实验站,实验站全省就两个,另一个在通化。此外,作为国家北方优质粳稻科研创新基地,我们还承担着国家北方区域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任务,为国家吉林市水稻商品粮基地提供技术依托……”

       “以前我们讲产量,现在我们讲质量,培育营养价值更高、适口性更强的品种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征。一个品种的平均寿命也就是4年到6年,这要求我们坚持不断创新,更新培育吉林大米王牌品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水稻研究所《九稻39号选育及应用》《九稻47号选育及应用》等40多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而在每一项成果背后,往往都有着一篇到多篇论文的支撑。

       “作为一个农研工作者,我们欣慰于自己的理论成果,但更欣喜于看到成果在乡村大地上成功转化,带动乡村振兴,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刘才哲介绍,在全市水稻种植中,目前有25%地块生长的都是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品种。在全省水稻种植中,这个比例也能达到20%。此外,一些品种还在黑龙江南部、辽宁北部、宁夏等地得到大面积种植。

       前来参观的老干部们对水稻研究所的作为赞不绝口。

       送别后,专家们又投入到新的工作,或进行田间管理,或进行出穗期调查——籽粒性状、株形、叶色、叶型等等,皆有记录。“两万多个品系两万多份试验材料,够大家忙的。”


TAG:
下一个:没有下一篇    上一个:没有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