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混血”种出田园牧歌

 访问: 时间:2022-07-14


(记者 李伟洪)7月15日,龙潭区大口钦满族镇,市大军元牧业种养基地,蓝天之下白云相戏,青青混播牧草争阳而生,一群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嚼食,声声“哞”叫,叫出一曲田园牧歌。

当日,市农科院引进加拿大优质饲草品种与种养结合示范现场会在基地举行。会上透露,市农科院国内首创杂交苏丹草与苜蓿草混播技术走向成熟,形成在全市更大面积地块推广意义。

2016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粮改饲。但从总体上来看,种植品种以青贮玉米为主,并没有改变玉米种植的单一性,土地板结、肥力下降也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当时,牧草种植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相对的是,我市养殖业则对牧草有着庞大的消费刚需。这不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契机吗?作为农业科研单位,我们有责任引导在适合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将单纯的粮仓改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市农科院负责人说。

2018年,市农科院先后引入加拿大培育的单年生三系杂交苏丹草、东北师范大学培育的东苜1号,开始混播种植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牧草具有良好的共生互补性——杂交苏丹草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为苜蓿草创造了遮阳生长环境;在争阳效应下,苜蓿草也提高了生长速度。苜蓿草作为豆科类植物,固氮效果明显,反过来又给杂交苏丹草生长提供了养分。杂交苏丹草生长速度变快,较清种抽穗期提前;苜蓿草植株高度明显提升,生长旺盛。

今年5月,这种中加“混血”的种植技术在大军元牧业种养基地应用。“两个月就种出了效果。今年试种了10公顷,明年计划种植100公顷。”大军元牧业董事长刘元军说。

刘元军所看到的是企业能增效。

“杂交苏丹草与苜蓿草混播最终实现了营养均衡,且氢氰酸和单宁含量低,粗蛋白含量在14%-16%之间,牛吃后没有出现涨肚或中毒现象。这有效提高了牛的抗病性,牛增重快,肉品质好。”市农科院研究员张丽萍说。

市农科院研究员刘永莉更关心农民增收,她说:“从在25度坡以上停耕地和低产田开展的间作试验数据看,杂交苏丹草和苜蓿草混播公顷产量可达80吨,产值在3万元左右,收益是种玉米的2倍。同时,种养结合还可为农民省去收割成本。”

田间,龙潭区林业和畜牧业管理局局长张晓波扯了扯几丛杂交苏丹草,说:“很结实!牧草根系发达,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看来,我们又多了一条生态增绿的新路子。”

会上,市农科院负责人现场连线远在加拿大的杂交苏丹草种植专家周坚强。这位老教授对大军元牧业基地牧草混播状态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

“我市有百万亩以上的停耕还林地和低产田,牧草混播的成功复制,产生的效益将是革命性的。明年,我们将进行较大规模的推广,同时争取省里立项开展国际育种合作。未来,在产业发展上,还可以借助于良好生态,推动打造农旅融合亲子基地,开发休闲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到那时,我们的东部山区半山区,将是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牧歌风光。”市农科院负责人说。

 


TAG: